English

营建“东方福尔摩斯摇篮”

1998-12-3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袁新文 我有话说
大学校长访谈录

营建“东方福尔摩斯摇篮”

——访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院长王彦吉教授

本报记者袁新文

王彦吉,1948年5月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刑警学院法化学系系主任、教务处长、副院长,1996年被公安部党委任命为中国刑警学院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清华大学和东北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王彦吉在无机材料化学和法化学研究与教学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他主编的《公安基础化学》获公安部优秀教材二等奖,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公安部资助的研究项目,并获公安部科技进步奖。目前主持的公安部“九五”重点研究项目——“文字书写时间鉴定的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素有“东方福尔摩斯摇篮”之誉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刑事侦查和刑事技术人才。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学院如何迈出改革与发展的新步伐,成为该院师生员工谈论的重要话题。前不久,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刑警学院院长王彦吉教授。

王彦吉院长告诉记者,作为我国唯一的培养刑事侦查和刑事科学技术专门人才的本科高等学校,中国刑警学院是在公安部民警干校的基础上,于1981年扩建而成的。17年来,全院师生经过艰苦创业,辛勤耕耘,实现了从公安干校向公安高校的转变,形成了具有公安特色的专业群体,摸索出了有公安特色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模式。但,我们从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去思考,从全国高等教育大系统去衡量,从公安工作发展和队伍建设的需要去展望,深感任重而道远。为此,学院党委提出要抓住机遇,认真思考一些问题:一是中国刑警学院的发展方向,二是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情况下,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三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的改革,四是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经过全校上下的深入研讨,办学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为明确。大家认为,要在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突出公安教育特色,拓宽专业口径,发展侦查和刑事科学技术等专业优势,改进和加强警务化管理,努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文化素质高和警体技能过硬的刑事侦查和刑事科技的实战人才、指挥人才和教学科研人才;要在稳步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上,适度扩大办学规模,使刑警学院成为培养高素质刑事警察的基地和公安科技人才的前沿阵地。

围绕着发展目标,学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正如王彦吉院长介绍,学院积极推进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行政管理机构由原来的22个减为16个,处级干部由原来的65名减少为40名,党政部门30人充实到教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教学机构改革后,系、部编制由过去的10个变为三系三部,教研室由43个减少到16个。其次是以教学为中心,形成了教学、科研、办案三结合的办学模式。老专家和中青年教师参与全国各地重大和疑难案件侦查,每年达200余起。学生工作实行警务化管理,有力地促进了校风和学风建设。

在这些改革的基础上,学院进一步推出新的改革举措。王彦吉院长向记者详细介绍说,改革主要有这样几点:加强刑事侦查和刑事科学技术两大学科建设,培植学科优势,紧密结合公安实践,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创立名牌专业;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为目标,改革经验性的教学内容和“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集侦查员与教授于一身,教学把犯罪现场与课堂融为一体;瞄准主攻方向,组建科研群体,开展“兵团”作战,形成“拳头攻坚”的科研态势;同时,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采取培养、引进、外聘的方式,广延人才,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结构优化、以老带新、老中青结合的教学、科研梯队。

王彦吉院长高兴地告诉记者,1997年6月,学院顺利通过了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价,这标志着学院由单一的成人教学向公安本科高等教育的过渡已基本结束。今年7月,经国务院第16次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学院被确定为诉讼法学和法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使学院的办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院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王彦吉院长说,今后,学院将继续严格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为我国公安队伍建设输送更多跨世纪的刑事侦查和刑事技术优秀人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